哈一公司呼吁對自中、俄進口玻璃容器進行調查
發布時間:2009-07-28 15:27:00
據哈薩克斯坦媒體近日報道,哈唯一生產玻璃容器等制品的工廠—— “SAF”玻璃制品公司呼吁哈工貿部對玻璃容器進行進口調查,限制進口數量,維護本國企業利益。
據哈海關統計,俄羅斯和中國是對哈出口玻璃容器最多的國家。
該哈企業總經理稱,國外廉價玻璃容器的大量進口和支持民族企業政策的缺失導致本國同類產品失去了應有的市場份額;該企業目前經營情況惡化,已消減了生產規模,辭退了部分職工。如果繼續維持生產,還需要向有關部門申請優惠政策,包括取消需要預付的各項能源和市政費用,降低相關稅率;由于從俄羅斯和中國等國進口的玻璃瓶、罐在原材料、能源和用工成本等環節低于哈本地產品,哈本國產品的售價只有低6-8堅戈(1美元兌換150堅戈)才有競爭力,但這已經低于工廠的生產成本;俄羅斯生產的玻璃容器56%出口到了哈薩克,俄本國市場上,由于玻璃容器價格下跌,已有20家工廠倒閉;如果沒有進口傾銷價格的沖擊,哈該企業的產量就能上去。
據“SAF”工廠稱,其開工率僅為45%,一半多的生產能力閑置。歷史上工廠開工率最高也只達到過74%。其生產能力完全可以滿足國內對玻璃瓶、罐等產品60%的市場需求。而目前玻璃容器市場占有率分別為:重復利用的玻璃瓶、罐—30%;本國生產的玻璃瓶、罐—20%;進口玻璃瓶、罐—50%。進口產品與本國產品爭搶市場,并非因為國內不能生產,只是因為國外產品的價格更低。
另據統計,2008年哈無色玻璃容器的進口總量為8.1萬噸,進口額為4420萬美元,與2006年相比兩項指標分別上漲了36%和82.6%。其中從中國進口量為1.94萬噸、金額為160萬美元。